光电教学中心
  • 网站首页
  • 中心介绍
    1. 中心概况
    2. 组织机构
    3. 发展规划
    4. 规章制度
  • 实验教学
    1. 教学理念
    2. 教学实验室
    3. 课程体系
    4. 实验课程
  • 师资队伍
    1. 岗位职责
  • 仪器设备
    1. 仪器展示
    2. 设备清单
    3. 仪器管理
  • 开放服务
    1. 开放实验室
    2. 开放管理规范
  • 学习资源
    1. 实验辅教
    2. 常用资源
    3. 理论工具
  • 成果展示
    1. 学生成果
    2. 教学及教改成果
    3. 实验室建设成果
  • 实验安全
    1. 实验室安全手册
    2. 光学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3. 电子与材料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4. 实验安全问卷
  • 虚拟光电博物馆
    1. 光学基础主题馆
    2. 电学基础主题管
    3. 材料主题馆
    4. 科学主题馆
  • 联系我们

师资队伍

  • 岗位职责

师资队伍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师资队伍  -  正文

王保存

作者:   发布:2021-01-11  点击量:

一、基本信息

姓名:王保存

职称:高级工程师、硕士生导师

研究方向:集成电路设计,集成电路测试,MEMS设计与仿真,微电子器件设计仿真

联系方式:bcwang@hust.edu.cn

二、教育背景与工作经历

2001-2005年,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学士

2005-2007年,华中师范大学,物理学院,硕士。

2009-2015年,华中科技大学,电子系,博士

2007-至今,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三、主要研究工作

从事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作为项目核心成员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多项;申请中国专利2项。在中英文核心期刊共发表重要学术论文5篇。

积极参与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共建,实施了微电子虚拟仿真实验平台建设,项目2022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双百计划”典型案例。参与编写《集成电路制造关键工艺及制程整合虚拟仿真实验教程》。

在教学上承担的教学工作包括本科课程、“IC课程设计”、“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基础实验”,集成电路电路专业基础实验。

感兴趣的研究领域:模拟/混合信号集成电路设计、高频/微波集成电路设计以及测试。

四、主要参与的项目

1.航天器电源稳定性分析与测试

2.适用于多核3D电感无线互连NOC的关键技术研究

3.自然科学基金胶体量子点室温气体传感器的性能调控及机理研究

4.硫化物胶体量子点气体传感器的化学感知与导电机理研究

5.深圳市知识创新计划基础研究项目,量子点栅敏场效应晶体管型氢气传感器技术研究

6.基于光电集成式微纳气体传感器阵列与组网的大气污染监测系统研究

7.胶体量子点室温气体传感器的性能调控及机理研究

五、所获成果

2022年指导学生获得“增益慧创杯”集成电路创新大赛全国一等奖;

2022年入选中国高等教育博览会“双百计划”;

2021年参与课程获得湖北省一流课程;

2021年获《华中科技大学实验技术项目成果一等奖》;

2021年参与湖北省教学改革项目一项。

六、主要论文

1.Baocun Wang,Bin Li,Feng guang Luo,B Huang,M TianNonlinear Phase Noise Estimate Based on Electronic Orthogonal Coherent for 112 Gb/s PDM-4QAM System,Optics and Photonics Journal,2014,4(11): 316-324

2.Baocun wang,guoyi yu,zhaoxia zheng,Zhang Li,jianming lei,zhige zou,shijun liu,xuecheng zou,An accurate physics-based method for calculating DC inductance of a new shape inductor, Applied Mechanics and Materials,2014,475(): 1693-1696,

3.Song Zhilong,Wei Zeru,Wang Baocun,Luo Zhen,Xu Songman,Zhang Wenkai,Yu Haoxiong,Li MinHuang, ZhaoZang, Jianfeng,Yi Fei,Liu Huan, Sensitive Room-Temperature H2S Gas Sensors Employing SnO2 Quantum Wire/Reduced Graphene Oxide Nanocomposites Chemistry of Materials, 2016, 28 (5): 1205-1212,

4. Shijun Liu, Xuecheng Zou,Wang Baocun. Quad-level cell NAND design and soft-bit generation for low-density parity-check decoding in system-level application. Wuhan University Journal of Natural Sciences,2018,23(1):070-078

5.BaoCun Wang,Yu,Guoyi,Xiaofei Chen,Li Zhang,Xuechen Zou,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inductively coupling wireless connection in 3D package,the 10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C (IEEE ASICON 2013), Shenzhen, China, 2013.10.10-10.12

6.Li Zhang,Tie Li,Baocun Wang,Xuecheng Zou,A 50% power reduction in inductive-coupling transceiver for 3D-stacked inter-chip data link, 2016 IEEE International Nanoelectronics Conference(INEC), Chengdu, 2016.5.18-20

7. LIU Shijun, ZOU Xuecheng,WANG Baocun,Program and Read Methods with Offset in Quad-Level-Cell NAND Design .

授权发明专利

邹雪城,王保存,一种基于电感耦合的无线通信补偿方法,2015,07,22,中国,2013100283152

上一篇: 王海珍

下一篇: 邱亚琴

快速链接:

版权所有:华中科技大学光学与电子信息学院实验实践教学中心

地址:中国•湖北省武汉市珞喻路1037号 华中科技大学东校区新光电信息大楼